AI修复,一场时空穿梭之旅


如果世界上真有“时光机”,我们是否能回到过去,看一看那些有趣的老物件?穿越千年的三星堆文明、回望百年前的京城街景、看看老一辈留下的珍贵照片?……这些即使没有“时光机”如今我们依旧有机会看见,AI修复给了我们与历史对望的机会。

AI让我们看到了朱元璋长这样:

天上掉下的林妹妹长这样:

甚至复刻还原了兵马俑大叔的长相:

这些通过AI技术+人工补帧复原的一些历史人物,尽管我们无法亲眼见到古时的人和景,但是有了AI修复古迹,赋予黑白静态人物一些鲜活的色彩和表情,让现在的人看到过去更真切的画面。

AI影像修复技术其实已经被应用很多年了,除了旧照片的修复也有不少案例,例如2019年建国70周年的献礼影片《决胜时刻》,就是使用AI复原了开过大典的真实视频片段;中国第一部8K全画幅纪录片《你好,AI》也展示了AI虚拟修复长城、复原敦煌壁画的真实例子。

存留到现在的历史影像往往是暗沉、模糊的,而借助先进的AI技术,我们得以跨越时间,以更加鲜活的方式感受那段遥远的岁月,心生思考与感动。

AI还原历史“真相”

如果不能预见未来,那么我们就回顾过去。

AI图像修复大部分是基于人脸修复,皮卡智能AI就是使用生成对抗模型来修复不同面积与形状的遮挡图像。

目前,进行AI图像修复工作一般包括四个部分:

1、找到所有照片的缺陷:折痕、磨损、霉斑、破损等;

2、基于所发现的照片缺陷周围的像素值来进行图像修复;

3、为图像上色;

4、让静态图像动起来,增加生动表情;

现在AI修复图像技术在受限环境下基本达到了“可骗过人”感知的程度,相比于传统的图像修复技术,利用AI修复可以再保持背景区域与前景区域的语义一致下还原遮挡区域,尽量体现修旧如旧的效果,过分美颜效果反而适得其反。

除此之外,现在AI技术涉及范围领域已经扩展到古老建筑修复,需要高精度图像作为基础数据,AI才会进行数字化的虚拟修复,在残存的建筑图像上生成3D的修复效果。

无论是有破损的长城,还是大火后的巴黎圣母院,恢复几百年之前的风貌,是AI的触角伸入文化领域的一大征兆。

AI与艺术品再创造

AI与艺术品的碰撞最经典的就是复原《富春山居图》,这幅出自元代画家黄公望笔下的纸本水墨画,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,主要记载了江南秀美的山川景色。但遗憾的是,画作几经易手,又因当时的收藏者“焚画殉葬”险些被毁,导致作品一分为二,断为一大一小两段,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前半卷“剩山图”和后半卷“无用师卷”。

AI修复《富春山居图》残卷

百度复原了《富春山居图》残卷,背后依托的正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AIGC能力(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内容)。

除此之外,DeepMind的深度神经网络Ithaca,能从受损文物中破译古希腊文字,准确率达到62%,在识别其原始位置方面的准确率达到71%,还能将古文字年代锁定在其真实日期范围的30年内。

据悉,这是第一个能够恢复受损铭文的缺失文字、识别其原始位置并帮助确定其书写日期的深度神经网络。

研究结果表明,AI能帮助历史学家更好地解读铭文,以助力对古代历史的论证与理解。当前,历史学家已经使用这个工具,来重新评估希腊历史上的重要时期。利用AI技术有助于实现甲骨文研究资料电子化、数据化,也为破解甲骨文谜题提供了新的数字化手段。

AI有了温度

高清视频的修复,不仅仅是在传媒、流媒体、泛娱乐等领域具备创造价值,与普通大众之间也逐渐缩短了距离,用户的接受程度也正在逐步上升。

皮卡智能的AI技术可以让每一位普通用户使用,用户可以还原那些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瞬间。如父母辈的一些结婚老照片,小时候被损坏的童年照,十年前高中同学毕业照等等,这些多年前的模糊影像,都会在AI技术的加持下,重新鲜活起来。

除此之外,AI图像修复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,例如人脸生成。用新婚夫妇的照片通过AI程序可以制作一张未来孩子的照片;再比如一些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,我们没有看见过他们老年时期的模样,AI就可以通过现有的照片来学习和判断生成老年照。

AI模拟出功夫巨星李小龙老年时期(1940-1973)

AI修复为公众呈现了一次又一次遇见国人的时空穿梭之旅,然而也出现了不少滥用技术的黑产,在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下让技术“为我所用”,才是真正地为技术装上“指南针”,实现人类和科技的促进发展。
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